关于汤氏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1收藏

关于汤氏的家谱,第1张

  一、姓氏源流

  汤(Tāng 汤)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帝乙,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而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成汤见其形势,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夏的属国葛,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灭掉了夏的三个重要的同盟国韦、顾、昆吾,成为当时强国。随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这样,履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成汤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

  2、出自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简改为汤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

  3、出自子姓,为商末宋国君主偃之后,因避祸改为汤氏。据《史记·殷本纪》载,周初,公元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有今河南省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省间地。传至未代君主偃,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联合攻灭,子孙大多以国名为氏,姓宋。偃的弟弟昌之子隆,改子姓,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畏祸,又改子姓为汤姓。

  4、出自改姓及他族中有汤姓:

  ① 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

  ② 另满、侗、蒙、土等族均有汤姓。

  得姓始祖:商汤。商汤是夏朝末年商部落首领,又称成汤,任夏朝方伯一职,专管征伐之事。时夏朝末代国君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商汤于是有意取而代之。他首先与另一强大部落有莘氏结盟,娶其族女为妻,任用贤人伊尹辅佐自己,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拥护,以致于周围诸多小国家也慕名归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后终于一举灭夏,把夏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建商朝,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其子孙后代为纪念这位开国君主,遂以其名讳为氏,称为汤姓,商汤由此被奉为汤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省境。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唐末五代时,从黄巢起义始,中原汤姓再度南迁,其路线大致由河南到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上述诸多次南迁使得源于北方的汤姓遂成为南方姓氏。宋代以前,汤姓名人零星见于史册,宋代以后,大批汤姓名人涌现,且多出于东南一带的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境,可见,后世汤姓是称盛于这些地区的。宋代汤姓有宰相汤悦和汤思,出安徽、浙江二地,族人因此显赫,成当地名门望族。明代有开国功臣汤和,出安徽凤阳,死后追封东瓯王。另洪武、永乐年间,汤姓作为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陕西、湖北等地。清康熙年间,广东汤姓陆续有人入居台湾,进而徙东南亚一带。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上述四省汤姓约占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六。汤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三、历史名人

  汤 王:陕西省始平人,周任亳国国王,为诸羌始祖。汤王在历史上又称为成汤,即成汤拥有天下后之号,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公元前1766年)传位至帝辛时,朝政日衰,终被周武王所灭,至此传十七代三十一王(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在武王灭商时肉袒投诚,周公旦二此克商后,对子启于宋(河南省商丘),治理部分商朝遗民。传至公稽、丁公、乃至公偃,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昌,昌生隆,隆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其祸及,改子姓为汤。

  汤 悦:安徽贵池人,文采极佳,由此扬名。初为南唐宰相,独揽李家皇室的书檄教诏。后归宋,赵匡胤封其为光禄卿,颇为重用,撰有《江西录》十卷。

  汤 汉:南宋末期著名理学家。字伯纪,号东涧,江西省余江县崇义乡(今画桥)人。淳佑四年(1244年)甲辰科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封安仁(余江)开国子,南宋儒学旗手、理学宗师。卒谥号文清,追赠正奉大夫、饶国公。

  汤 鹏:清代芜湖人,时为一心灵手巧之铁匠。其邻为画家,鹏深羡,遂闭门构思,以锻铁做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因作品精妙生动,来人争相抢购,世称“铁画”。

  汤 厘:江苏省淮安人,元代书画理论家,精于古物及书画鉴赏,主要谈及书画鉴别方法、所见名家画迹,论述名家擅长、画法特点,多从笔墨气韵方面辨别真伪,鉴赏要领甚为精到。曾著《画鉴》一卷。

  汤 和: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人,明代开国功臣,封将军,进信国公。洪武十八年,自请解除兵权,免遭太祖猜疑之祸。后又曾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以御倭寇。

  汤 球:字伯玕(1804-1881),安徽省黟县人。自幼勤奋学习,兴趣广泛,博闻强记,“星纬推步,研究其奥”,尤通天文历法之妙。但是他并没有从这方面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把精力转移到治经论史方面。他与同乡俞正燮、汪文台等人,交往频繁,互相切磋。汤球的治学态度严谨。他对前人的说法,一定要依据经典,考核真伪,比较异同因而很少有穿凿附会。他在俞正燮、汪文台的帮助和鼓励下,在考据学上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修订补辑的古书有郑康成逸书九种,刘熙《孟子注》、《孝经、论语注》、刘珍等《东观汉纪》、皇甫谧《帝王世纪》、谯周《古史考》、《傅子》、伏侯《古今注》等。

  汤惠休:南朝宋时诗人。字文海,山东省临沂人,齐梁间任余杭令、中散大夫等职。官至扬州刺史,诗学谢灵运,与鲍照并称为“休鲍”。

  汤王寿:浏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进士,官至大理少卿。曾上书请召朱熹,忤权相意,名声大闻于时。

  汤思退: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龙泉(今丽水)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取进士,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 ,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高宗、孝宗时两度为相。

  汤正仲:字叔雅,号闲庵,扬补之甥。江西省南昌人,宋代著名画家。善画梅、竹、松、石,清雅如傅粉之色。自来墨梅,类以白黑相形,汤正仲的舅氏遗法,始创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青出于蓝。其作品别具新意,享誉画坛。

  汤克宽: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江苏省邳州(今邳县)人,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原已做到副总兵,驻扎金山卫,嘉靖三十一年,倭寇由台州北上,流窜各地,汤克宽作战失利,被参革职。王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保他为浙西参将,受命于危难之际,屡败倭寇,敌甚畏,因功迁广东总兵。

  汤宾尹:安徽省宣城人,明代官吏。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左谕德,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睡庵集》等。

  汤文琼:池州府石埭(今安徽省石台东北),明代爱国学者,时京师被攻陷,文琼书衣襟“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后投缳绚国,传为美谈。

  汤显祖:临川(江西省抚州市)人,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官历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其创作讲求声律对应,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牡丹亭》为其代表作,另有《紫钗记》、《南柯记》及诗文多种。

  汤贻汾: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笔法雅致秀逸,兼工行草书和诗,与戴熙并称“汤戴”。

  汤右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诗人,官至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其诗才大而能恢张,帝赐之“诗公”,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著《怀清堂集》。

  汤世树:江苏省武进人,清代诗书画家。书学米芾,题识精美,写生鲜丽,为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时称“三绝”。

  汤金钊:字敦甫,浙江省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1808年),入直上书房。金钊端谨自持,宣宗在潜邸,甚敬礼之。母忧服阕,擢侍讲,督湖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阁拜副相。

  汤化龙:湖北省浠水人,民国开国元勋、清全国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主席、创立湖北革命军政府任民政长、民国首任众议院议长。

  汤玉麟:辽宁省阜新人,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12军军长、热河省省长兼热河军区司令、第五军团总指挥、热河省驻防军总司令、上将。

  汤宗舜:1917年9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浙江湖州人。大学学历,职称为研究员,1979年3月—1994年10月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原任中国专利局顾问、国务院参事。著有《专利法教程》、《专利法解说》、《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著作;合译著作分别为《巴黎公约解说》、《知识产权法教程》;译有《巴黎公约》、《Trips协定》、《欧洲专利公约》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顾(今河北省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省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年)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年)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年),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2、堂号

  掬星堂:或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因而汤悦的堂号为“掬星堂”、“吞星堂”,

  玉茗堂:都是因为明朝汤显祖命名的。汤显祖是临川人,所以叫玉茗堂。他的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此外,汤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临川堂”、“义士堂”、“叙睦堂”、“光裕堂”、“双桂堂”、“丹桂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汤姓源于北方,历经迁徙,渐演变为一典型南方姓氏。

  2、汤姓名人荟萃,所占行业众多,不乏有诗人、文学家、画家等。如南朝有诗人汤惠休,明代有文学家汤显祖、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清代有画家汤贻汾、史学家汤球等。

  3、汤姓字行辈份排列整齐,取字意深。如民国手抄残本《汤氏家谱》中,载江西余江汤姓一支字行为:“开明国钟安,宽济辉根植”。

  ============================================================

  汤姓宗祠通用对联

  〖汤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中山世泽;

  信国家声。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明·汤和为开国功臣,封信国公。“中山”,指今江苏省溧水县东。

  文庙从祀;

  孝感动天。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河南睢州人汤斌,字孔伯,号潜庵,顺治年间进士,官潼关兵备道,后辞官跟从孙奇逢学习,讲《孝经》等书;奏请减轻苏松田赋,救济江北水灾灾民。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洛学篇》、《睢州志》等,从祀文庙。下联典指元代新建人汤霖,字伯雨,幼年丧父,事母至孝。母亲患热病,想要冰,当时正是热天,他整天在池边号哭,忽听池中有嘎嘎响声,一看是冰,急忙取来送给母亲,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飞星应兆;

  治圃隐居。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汤悦尝见飞星坠盘中,掬吞之,遂文思大进。下联典指宋·汤岩辞官归治小圃,隐居自娱。

  -----------------------------------------------------------------

  〖汤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瓯王威德远;

  诗公美名传。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御史大夫汤和,字鼎臣,濠州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转战苏、浙、闽、蜀、屡有战功。洪武十九年,奉命在沿海筑城设防,抵御倭寇。追封东瓯王。下联典指清代进士、诗人汤右曾,字西厓,仁和人。由编修累官吏部侍郎,兼掌院学士。帝重其文学,御制诗赐之,目为“诗公”。其诗才大而能恢张,与秀水朱彝尊并为浙派领袖。有《怀清堂集》。

  临川传四梦;

  武进誉三绝。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7),字义仍,号海若。临咱(今江西省临川)人。少即有文名。以拒绝张居正延揽,至历十一年(1583年)始第进士。历官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后为遂昌知县,以抑豪强触怒权贵,被劾归里。家居二十余年,精研词曲和传奇,专事著述,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世称《临四川梦》。其中《还魂记》最负盛名,对封建礼教和黑暗政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另有诗文集《玉茗堂全集》。下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汤世澍,字润之,武进人。国子监生,写生鲜丽,为近世江南赋色家一大宗。收学米芾,题识精美,时称“三绝”。

  -----------------------------------------------------------------

  〖汤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姓字高标鼎甲;

  文章雄列大家。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下联典指明代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字嘉宾,宣城人。万历中乡举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有《睡庵集》。

  -----------------------------------------------------------------

  〖汤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彭蠡毓浏阳之秀;

  长沙挹湘水之清。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江西省临川人,所居处称玉茗堂。早年就有文名,曾拒绝首席大学士(宰相)张居正的招揽。万历年间进士,官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宰相申时行,降为广东省徐闻典史,改浙江省遂昌知县,后因不依附权贵被免官。曾跟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并与僧人达观相友善,晚年有佛教、道教的出世思想。作有传奇《玉茗堂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及《紫箫记》,诗文有《玉茗堂集》等。明清两代有戏曲作家模仿他的文词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下联典指南宋长沙浏阳人汤寿,字君保,淳熙年间进士,官至大理少卿,进直徽猷阁。为人刚直,多次被人中伤,朝廷有“清风峻节”的评语。

  东坡居士休题杖;

  南郭先生且滥竽。

  ——汤东谷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汤姓历史名人汤东谷自题联。(见《分类楹联宝库》)。

  -----------------------------------------------------------------

  〖汤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星堕盘中,彩笔生辉光祖泽;

  圃治山下,窦峰垂训裕孙谋。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五代时南唐秋浦人汤悦(原名殷崇义,入宋后因避讳改姓名),博学能文章,李璟时官左仆射,朝中许多文件都出自他的手笔,后主时升左仆射、同平章事(宰相),北宋开宝年间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太宗诏令修撰《江南录》,太祖开馆修《太平御览》,他都参与其事。相传曾在梦中见飞星堕入盘内,他掬来吞下,于是文思日进。下联典指宋代贵池人汤岩起,初任营道知县,以廉洁著称,官至徽州通判。后辞官归家治小圃,隐居自乐。著有《论语义》及诗集。

  星堕掬盘,吞彩笔生辉光祖泽;

  风流治圃,禾窦峰垂训裕孙谋。

  ——佚名撰汤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汤氏宗祠联。

  ============================================================

  附录:汤姓典故、趣事

  〖汤王沐浴〗

  汤王是我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

  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点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

  成汤王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州。桑林求雨的故事代代相传,成汤王的功德被世人所赞扬,为了纪念他特在安徽省亳州修建汤王陵公园。

  --------------------------------------------------------------------------------

  族谱信息

  汤 10966江苏常州汤氏宗谱八卷 (清)汤全编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怀德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四修。 10967江苏武进汤氏家乘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汤贻汾等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木活字本 十册 美国 10968江苏武进东载汤氏宗谱十二卷 (清)汤文杰主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0969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分谱八卷 (清)汤天狗 汤于全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毗陵汤氏怀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洪武五年。 10970江苏武进孟河汤氏重修宗谱十四卷 (清)汤芝杨等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本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0971江苏武进毗陵汤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袁复堂等修 民国八年(1919)奕恩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10972江苏溧阳城南汤氏宗谱八卷 (清)汤裕汶 汤仰发续修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0973江苏无锡梁溪汤氏宗谱 (清)汤鹏举等修 清顺治十一年(1654)刊本 四册 美国 10974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三十六卷附家藏集 选四卷 (清)汤琴青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1)留馀堂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10975江苏江阴暨阳汤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沈恒青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留馀堂活字本 十八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10976江苏江阴暨阳全堂汤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汤献廷主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光裕堂活字本 十册 历史所 10977江苏宜兴襄王汤氏宗谱首一卷末四卷 (清)汤载庚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报本堂木活字本 二十 六册 美国 10978浙江萧山孝汤氏家谱不分卷 (清)汤克敬修 毛观龄纂 清雍正间稿本 一册 浙江图 10979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 (清)汤金钊等撰 清道光四年(1824)修钞本 四册 北图 美国 10980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 (清)汤金钊等修 清咸丰三年(1853)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10981浙江萧山夏孝汤氏家谱十卷 (民国)汤聘之等修 民国十八年(1929)良善堂木活字本 十册 北图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10982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 六卷 (清)俞士磷 汤志合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和堂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0983浙江鄞县四明章溪汤氏宗谱四卷 (民国)汤忠圣 汤云泰等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和堂木活字本 二册 天一阁 10984浙江象山丹城汤氏宗谱一卷 (民国)史翰章童修 民国三十四年(1945)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0985浙江兰溪汤氏宗谱十二卷 刻本 浙江兰溪县赤溪乡上汤村 10986浙江遂昌汤氏宗谱 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 六册 浙江遂昌县禁源乡下村 10987安徽桐城皖寿贲汤氏宗谱存三十二卷 (清)汤敦善等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敦厚堂木活字本 二十八册 美国 10988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二卷 (清)汤志忠等纂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汤氏掬星堂刻本 十六册 南京大学 10989安徽桐城汤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汤仲伊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 10990福建东山汤氏族谱 民国间纂修本 福建东山县志办 10991江西萍乡东桥汤氏三修族谱 (民国)汤增璧纂 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 六册 上海图 10992江西临川酉塘汤氏重修族谱 (清)汤阜珍纂 清光绪二年(1876)临川六都西塘汤氏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汤云峰清道光十七年初修。 10993江西临川西塘汤氏三修族谱 (民国)汤诞敷修纂 民国九年(1920)临川六都酉塘汤氏木活字本 一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汤云峰清道光十七年初修,清光绪二十九年 重修。 10994河南睢州汤氏家谱七卷 (民国)汤善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汤氏铅印本 河南图 注:乾隆四年汤沆首次整理。 10995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卷 清光绪五年(1879)紫林双桂堂活字本 一册 湖南图(存卷2) 注:该族散居宁乡、湘乡、湘潭等地。 10996湖南三湘汤氏七修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 (清)汤期鹃 汤臣簧纂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木刻本 二十一册 河北大学 10997湖南宁乡麻山汤氏五修族谱 清双桂堂刻本 广东中山图(存一册) 注:记事至清乾隆四十九年。 10998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卷 清嘉庆二十年(1815)双桂堂刻本 一册 湖南图 10999湖南宁乡麻山汤氏六修族谱八卷 (清)汤期瑛 汤子云等纂修 清咸丰九年(1859)双桂堂活字本 十六册 历史所 注:明嘉靖二十四年汤茂始修。 11000湖南宁乡兜潭汤氏五修族谱 十一卷 清光绪三年(1879)敦本堂活字本 二册 湖南图 11001湖南湘潭大山汤氏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清)汤昌镇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丹桂堂木刻本 十一册 河北大学 11002湖南湘潭大山汤氏七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末 一卷 (民国)汤期箓 汤虎臣纂修 民国八年(1919)丹桂堂木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 11003湖南浏阳汤氏安惠堂志略二卷 (清)汤煊辑 清光绪十年(1885)刻本 陕西图 11004湖南益阳汤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二卷末一卷 (清)汤文鬰 汤育才纂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文华堂活字本 十一册 北图 上海图 湖南图 11005广东新会汤氏族谱 (清)汤晋等纂 清咸丰四年(1854)写本 一册 美国 11006四川成都汤氏族谱不分卷 (清)汤葆锟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川汤氏刻本 二册 南京大学 11007 渴氏族谱一卷 (明)汤敬吾纂修 汤合昌重修 明崇祉间刻本 上海图 11008 汤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 (清)汤成烈重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活字本 六册 北图 11009 茶坊汤氏宗谱三卷 (清)汤利恒 汤穹兴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8)木活字本 二册 四川图 11010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七卷 (清)汤蓉镜等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和堂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1011 汤氏家乘 (清)汤文求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忠义堂重刻本 二十册 北图 11012 汤氏家乘 (清)汤文求纂修 民国间忠义堂重刻本 十二册 北图 11013 汤氏续修宗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汤成基增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 二十二册 北图 11014 中山汤氏宗谱□□卷 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五卷) 11015 汤氏宗谱五卷 (民国)汤养亭等续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日新堂武昌石印本 五册 北图 注:书名页题《家乘全书》。 11016 汤氏家乘 旧钞本 四册 北图

STJP000076 绍兴下方桥陈氏宗谱076 山阴

STJP000077  山阴下方桥陈氏宗谱077  山阴

STJP000101  重修乍浦东陈氏族谱101  平湖

STJP000102  重修乍浦陈氏族谱102  平湖

STJP000103  乍浦东陈宗支记略103  平湖

STJP000107  永康陈氏总祠主谱107  永康

STJP000120  陈氏宗谱120  休宁等

STJP000131  江阴大桥陈氏宗谱131  江苏 江阴

STJP000136  文堂陈氏宗谱136  祁门

STJP000164  松山陈氏宗谱164  浙江 东阳

STJP000849 黄氏续修大成宗谱849 大冶

STJP000850  黄氏雪谷公支谱850  上海

STJP000851  重辑黄氏雪谷公支谱851  上海

STJP000852  上虞西门黄氏新修宗谱852  上虞

STJP000854  陡亹黄氏宗谱854  山阴

STJP000855  石城北关黄氏十修族谱855  石城

STJP000856  石城北关黄氏十一修族谱856  石城

STJP000857  平江黄氏大同世谱857  平江

STJP000858  永安黄氏族谱858  福建 永安

STJP000859  永安黄氏族谱859  福建永安

STJP000860  黄氏宗谱860  永康

STJP000862  东阳黄氏宗谱862  永康

STJP000863  陬山黄东衢公家谱863  永康

STJP000864  陬山黄东衢公家谱864  永康

STJP000865  麟峰黄氏家谱865  永福

STJP000866  黄氏宗谱866  永兴

STJP000867  龙山黄氏宗谱867  江西永丰

STJP000870  居安黄氏族谱870  休宁

STJP000871  居仁黄氏家谱871  休宁

STJP000875  秀峰黄氏统宗世谱875  江山

STJP000877  省会黄祠主谱877  江西

STJP000878  省会黄祠四修主谱878  江西

STJP000879  江西黄氏宗祠五修主谱879  江西

STJP000881  茂墅黄氏大统宗谱881  江阴

STJP000885  黄氏续修支谱885  [出版地不详]

STJP000887  楚邵墨溪黄氏族谱887  邵阳

STJP000888  楚邵墨溪黄氏族谱888  邵阳

STJP000893  新安左田黄氏正宗谱893  祁门

STJP000896  吴宁东溪黄氏宗谱896  吴宁

STJP000899  仁厚里黄氏宗谱899  武进

STJP000900  兰陵仁厚里黄氏宗谱900  武进

STJP000901  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901  武缘

STJP000902  青狮桥黄氏五修族谱902  [出版地不详]

STJP000903  青峰黄氏四修族谱903  [出版地不详]

STJP000904  东岑黄氏家谱904  东阳

STJP000905  东岑黄氏家谱905  东阳

STJP000910  东溪大宗祠祭文910  [出版地不详]

STJP000911  汀龙黄氏四修族谱911  长沙

STJP000913  汀龙黄氏族谱913  长沙

STJP000914  黄氏族谱914  长沙

STJP000915  金山黄氏族谱915  金山

STJP000916  金华东池黄氏宗谱916  金华

STJP000917  金华东池黄氏家谱917  金华

STJP000922  翁州紫薇庄墩头黄氏宗谱922  定海

STJP000923  蓝溪黄氏续修房谱923  宜黄

STJP000927  南海学正黄氏家谱节本927  南海

STJP000942  剡西杜墓黄氏宗谱942  剡县

STJP000943  桃溪黄氏宗谱943  浙江 浦江

STJP000944  桃溪黄氏宗谱944  浦江

STJP000956  浦阳黄氏宗谱956  浦阳

STJP000968  海陵黄氏纂修统宗世谱八卷(江蘇省泰州市)968  海陵

STJP000969  黄氏续修家谱969  益阳

STJP000972  黄氏宗谱972  萍乡

STJP000978  黄氏创修族谱978  湖南常德

STJP000990  戴村石山黄氏族谱990  旌德

STJP000992  黄氏世谱992  江西樟树

STJP000994  枫林黄氏家乘994  贵阳

STJP000995  黄氏族谱995  顺德

STJP001003  善邑榨冲黄氏支谱003  善化

STJP001014  湖南黄氏世谱014  湖南

STJP001015  湖南黄氏祠馆纪略015  湖南

STJP001017  湖塘黄氏续修宗谱017  [出版地不详]

STJP001021  乌塘黄氏族谱021  湘阴

STJP001022  湘阴罗江黄氏谱022  湘阴

STJP001034  湘潭锦鼇峰黄氏四修族谱034  湘潭

STJP001036  中湘乐郊黄氏四修族谱036  湘潭

STJP001038  中湘黄氏八修族谱038  湘潭

STJP001043  遂阳广川黄氏宗谱043  遂安

STJP001048  瑞金水西黄氏初修族谱048  瑞金

STJP001049  瑞金水西黄氏重修族谱049  瑞金

STJP001054  黄氏宗谱054  嵊县

STJP001055  汤浦岭下黄氏宗谱055  会稽

STJP001057  会稽官扬江夏黄氏分谱057  会稽

STJP001063  梅渚黄氏宗谱063  新昌

STJP001064  梅渚黄氏宗谱064  新昌

STJP001072  练西黄氏宗谱072  嘉定

STJP001078  宁乡黄氏七修族谱078  宁乡

STJP001079  经铿黄氏支谱079  宁乡

STJP001080  箭楼黄氏族谱080  宁乡

STJP001085  宁乡田心黄氏四修支谱085  宁乡

STJP001086  宁乡竹园黄氏四修支谱086  宁乡

STJP001088  沩宁黄氏续修支谱088  宁乡

STJP001089  暨阳石亭黄氏宗谱089  暨阳

STJP001090  暨阳石亭黄氏宗谱090  暨阳

STJP001098  黄氏家录098  馀姚

STJP001107  黄氏世德传赞107  馀姚

STJP001109  黄氏庆系册109  馀姚

STJP001110  姚江黄氏宗谱110  馀姚

STJP001112  姚江孝义西黄氏宗谱112  馀姚

STJP001119  黄氏宗谱119  诸暨

STJP001122  黄氏家谱122  诸暨

STJP001123  黄氏家谱123  诸暨

STJP001125  黄氏家谱125  诸暨

STJP001127  潭渡孝里黄氏族谱127  歙县

STJP001130  黄氏宗谱130  临湘

STJP001132  黄氏族谱132  临湘

STJP001133  黄氏世谱133  临湘

STJP001134  黄氏世谱134  临湘

STJP001136  蛟川黄氏本派草谱136  镇海

STJP001137  黄氏族谱137  浏阳

STJP000199  桑源陈氏宗谱199  东阳

STJP000200  桑源陈氏宗谱200  东阳

STJP000201  桑源陈氏宗谱201  东阳

STJP000202  东阳黄沙陈氏宗谱202  东阳

STJP000204  东阳黄沙陈氏宗谱204  东阳

STJP000222  安文陈氏宗谱222  浙江 东阳

STJP000223  安文陈氏宗谱223  东阳

STJP000224  安文陈氏宗谱224  东阳

STJP000226  安文陈氏宗谱226  东阳

STJP000231  三排陈氏族谱231  岳阳

STJP000232  义门陈氏族谱232  岳阳

STJP000233  陈氏族谱233  岳阳

STJP000237  陈氏族谱237  岳阳

STJP000243  陈氏宗谱243  宜兴

STJP000244  陈氏宗谱244  宜兴

STJP000245  叶塘陈氏宗谱245  宜兴

STJP000246  荆溪叶塘陈氏月溪分谱246  宜兴

STJP000257  毗陵陈氏续修宗谱257  常州

STJP000270  义门陈氏宗谱270  桐城

STJP000271  陈氏宗谱271  桐城

STJP000272  陈氏宗谱272  桐城

STJP000275  剡北德政乡陈氏家谱275  浙江 嵊县 剡县

STJP000288  沙城陈氏宗谱288  浦江

STJP000289  沙城陈氏宗谱289  浦江

STJP000317  浦阳龙山陈氏宗谱317  浙江 浦江 浦阳

STJP000349  陈氏重修族谱349  常山

STJP000361  陈氏宗谱361  崇明

STJP000362  颍川西洲陈氏重修宗谱362  崇明

STJP000363  陈氏宗谱363  崇明

STJP000364  陈氏宗谱364  崇明

STJP000371  陈氏宗谱371  江苏 无锡

STJP000417  中湘白盄陈氏七修族谱417  湘潭

STJP000421  中湘陈氏四修族谱421  湘潭

STJP000422  中湘栗塘陈氏七修族谱422  湘潭

STJP000426  中湘东雾山陈氏支谱426  湘潭

STJP000448  严陵陈氏宗谱:[浙江淳安]448  遂安

STJP000457  白溪陈氏重修族谱457  瑞金

STJP000458  白溪陈氏八修族谱458  瑞金

STJP000459  白溪陈氏九修族谱459  瑞金

STJP000460  白溪陈氏十修族谱460  瑞金

STJP000461  白溪陈氏十一修族谱461  瑞金

STJP000463  四明仓基陈氏家谱463  鄞县

STJP000465  武陵桥陈氏宗谱465  鄞县

STJP000480  义乌石门陈氏宗谱480  浙江 义乌

STJP000493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3  义乌

STJP000494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4  义乌

STJP000495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5  义乌

STJP000496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6  义乌

STJP000497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7  义乌

STJP000498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498  义乌

STJP000499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前集499  义乌

STJP000500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前集500  义乌

STJP000501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後集501  义乌

STJP000502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後集502  义乌

STJP000504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後集504  义乌

STJP000505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505  义乌

STJP000506  义乌倍磊陈氏宗谱506  义乌

STJP000532  南翔陈氏宗谱532  嘉定

STJP000566  暨阳陈氏宗谱566  暨阳

STJP000567  勾亭陈氏宗谱567  既阳

STJP000570  暨阳孝义陈氏宗谱570  暨阳

STJP000571  暨阳孝义陈氏宗谱571  暨阳

STJP000572  暨阳同山陈氏宗谱572  暨阳

STJP000574  暨阳同山陈氏宗谱574  暨阳

STJP000576  暨阳四井陈氏宗谱576  暨阳

STJP000577  暨阳四井陈氏宗谱577  暨阳

STJP000578  暨阳陈氏宗谱578  暨阳

STJP001140 黄氏族谱140 浏阳

STJP001144  黄氏三修族谱144  醴陵

STJP001145  醴陵丁家坊黄氏三修族谱145  醴陵

STJP001146  黄氏谱146  [出版地不详]

STJP001147  黄氏族谱147  [出版地不详]

STJP001151  梅氏宗谱151  江苏 江阴

STJP001153  毗陵横山梅氏宗谱153  常州

STJP001154  宛陵宦林梅氏宗谱154  安徽宣州

STJP001156  云阳姜堰梅氏重修宗谱156  云阳

STJP001157  梅氏族谱157  临湘

STJP001158  梅氏族谱158  临湘

STJP001159  梅氏宗谱159  丽水

STJP001161  曹氏族谱161  上海

STJP001162  上海曹氏族谱162  上海

STJP001163  上海曹氏族谱163  上海

STJP001166  曹氏宗谱166  上海

STJP001167  虞西板桥曹氏大全宗谱167  上虞

STJP001168  曹氏宗谱168  上虞

STJP001173  吴宁校墙曹氏宗谱173  吴宁

STJP001174  吴宁校墙曹氏宗谱174  吴宁

STJP001176  校墙曹氏宗谱176  吴宁

STJP001178  校墙曹氏宗谱178  吴宁

STJP001182  湖南三峰曹氏通谱182  长沙

STJP001183  曹氏族谱183  长沙

STJP001188  金华协和曹氏宗谱188  金华

STJP001189  曹氏宗谱189  宜兴

STJP001197  曹氏六修宗谱197  湖南常德

STJP001201  无锡盛巷曹氏家谱201  无锡

STJP001203  曹氏续修支谱203  湖南

STJP001216  暨阳长浦曹氏宗谱216  暨阳

STJP001217  暨阳长浦曹氏宗谱217  暨阳

STJP001218  暨阳长浦曹氏宗谱218  暨阳

STJP001219  馀姚道塘曹氏宗谱219  馀姚

STJP001225  曹氏统宗世谱225  徽州

STJP001227  曹氏族谱227  徽州

STJP001229  京口城南曹氏宗谱229  镇江

STJP001234  虞东戚氏宗谱234  上虞

STJP001235  包山戚氏宗谱235  吴县

STJP001236  东海戚氏宗谱236  婺州

STJP001238  鄞东梅江戚氏宗谱238  鄞县

STJP001239  鄞东梅江戚氏宗谱239  鄞县

STJP001246  馀姚戚氏宗谱246  馀姚

STJP001250  平江盛氏家乘初稿250  吴江

STJP001251  龙溪盛氏宗谱251  武进

STJP001252  龙溪盛氏宗谱252  江苏 武进

STJP001253  碑塘盛氏宗谱253  金华

STJP001256  南汇县一团盛氏支谱256  南汇

STJP001257  毗陵盛氏族谱257  常州

STJP001267  勾吴盛氏宗谱267  无锡

STJP001268  汤溪青盛氏宗谱268  汤溪

STJP001270  华溪中心盛氏续修宗谱270  义乌

STJP001276  戴垟娄氏宗谱276  仙居

STJP001277  天乐娄氏宗谱277  绍兴

STJP001280  湖南浏沩娄氏合修族谱280  湖南 浏阳 宁乡

STJP001281  仙源崔敦五堂支谱281  太平

STJP001282  仙源崔氏惇叙堂支谱282  太平

STJP001283  宜兴兰右崔氏宗谱283  宜兴

STJP001287  濡须崔氏宗谱287  无为

STJP001288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288  湖南 宁乡

STJP001292  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292  江苏 常州

STJP001294  锡山过氏宗谱294  无锡

STJP001296  符氏族谱296  湖南 沅陵

STJP001297  符氏族谱297  益阳

STJP001301  馀姚符氏续修族谱301  馀姚

STJP001302  许氏统宗世谱302  [出版地不详]

STJP001304  许氏宗谱304  江苏 丹徒

STJP001305  许氏宗谱305  巴陵

STJP001306  荷塘许氏谱306  巴陵

STJP001307  许氏族谱307  平远

STJP001308  许氏宗谱308  句容

STJP001309  许氏宗谱309  江阴

STJP001313  许氏族谱313  吴县

STJP001316  横林许氏宗谱316  武进

STJP001317  武义许氏宗谱317  武义

STJP001318  高阳许氏家谱318  杭州

STJP001320  东阳许氏宗谱320  东阳

STJP001321  东阳许氏家乘321  东阳

STJP001322  东阳许氏宗谱322  东阳

STJP001323  东阳许氏宗谱323  东阳

STJP001324  东阳许氏宗谱324  东阳

STJP001325  东阳许氏宗谱325  东阳

STJP001326  东阳许氏宗谱326  东阳

STJP001327  东阳许氏宗谱327  东阳

STJP001328  东阳许氏宗谱328  东阳

STJP001329  仰高许氏宗谱329  东阳

STJP001331  仰高许氏宗谱331  东阳

STJP001340  鼎让许氏续修宗谱340  许氏

STJP001342  许氏族谱342  桃源

STJP001343  桃柿塘许氏宗谱343  [出版地不详]

STJP001344  剡东许氏宗谱344  剡县

STJP001346  浦阳瞛南许氏宗谱346  浦阳

STJP001347  浦阳瞛南许氏宗谱347  浦阳

STJP001348  海陵许氏重修族谱348  海陵

STJP001351  灵泉许氏重纂家谱351  海宁

STJP001352  益邑许氏五修族谱352  湖南益阳

STJP001353  石观前高阳许氏族谱353  萍乡

STJP001357  阳羡白茫潭许氏第十修族谱357  阳羡

STJP001358  阳羡白茫潭许氏九修族谱358  阳羡

STJP001363  许氏族谱363  湘阴

STJP001364  许氏族谱364  湘阴

STJP001365 许氏族谱365 湘阴

STJP001366  许氏族谱366  湘阴

STJP001368  中湘许氏六修族谱368  湘潭

STJP001373  圭塘许氏族谱373  善化

STJP001378  宁乡长许氏绅公四修支谱378  宁乡

STJP001380  润州开沙许氏重修宗谱380  润州

STJP001381  润州开沙许氏六修宗谱381  润州

STJP001387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87  暨阳

STJP001388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88  暨阳

STJP001389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89  暨阳

STJP001390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90  暨阳

STJP001391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91  暨阳

STJP001392  暨阳琴山许氏宗谱392  暨阳

STJP001393  暨阳陶朱许氏宗谱393  暨阳

STJP001396  姚江云柯许氏宗谱396  馀姚

STJP001403  许氏族谱403  浏阳

STJP001408  许氏宗谱408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09  许氏大全族谱409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0  许氏大全族谱410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3  许氏家乘413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4  许氏家谱414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5  许氏族谱415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17  麻氏族谱417  山西 浑源

STJP001421  吴宁康氏宗谱421  浙江 东阳 吴宁

STJP001422  衡康氏十修族谱422  衡山

STJP001423  定兴鹿氏二续谱423  定兴

STJP001424  章氏会谱424  [出版地不详]

STJP001425  上虞雁埠章氏宗谱425  浙江 上虞

STJP001426  章氏宗谱426  永康

STJP001428  章氏宗谱428  永康

STJP001429  章氏宗谱429  永康

STJP001430  章氏宗谱430  永康

STJP001433  全城章氏宗谱433  章氏

STJP001434  浦城章氏重修宗谱434  安徽

STJP001437  东安章氏宗谱437  东安

STJP001438  东安章氏宗谱438  东安

STJP001439  章氏族谱439  长沙

STJP001441  金华章氏宗谱441  浙江金华

STJP001442  金华章氏世谱442  金华

STJP001443  金华章氏世谱443  金华

STJP001451  黄田章氏支谱451  湘乡

STJP001454  貂山章氏宗谱454  遂安

STJP001459  富阳长春章氏宗谱459  富阳

STJP001461  鄞县班竹系章氏宗谱461  鄞县

STJP001475  暨阳青山章氏宗谱475  暨阳

STJP001487  暨阳姜山章氏宗谱487  暨阳

STJP001493  萧山章氏家谱493  萧山

STJP001497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497  绩溪

STJP001498  章氏族谱498  福建龙岩

STJP001499  问心堂章氏本支录499  苏州

STJP001502  六甲梁氏四修族谱502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05  南海西樵梁氏家谱505  广东 南海

STJP001507  萍乡南源梁氏族谱507  萍乡

STJP001511  上瞺乡梁氏族谱511  顺德

STJP001517  南阳梁氏房谱517  嘉兴

STJP001521  梁氏宗谱521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23  梁氏宗谱523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24  屠氏族谱524 

STJP001531  甬上屠氏宗谱531  宁波

STJP001532  屠氏宗谱532  宁国

STJP001533  张氏统宗世谱533 

STJP001534  张氏族谱534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35  张氏族谱535  [出版地不详]

STJP001537  清河郡张氏宗谱537  上杭

STJP001539  [浦东张氏清河谱]539  上海

STJP001543  章镇张氏宗谱543  上虞

STJP001544  章镇张氏宗谱544  上虞

STJP001550  重修张氏族谱550  太和

STJP001552  太湖张氏宗谱552  太湖

STJP001553  太湖孝友堂张氏宗谱553  太湖

STJP001556  麦溪张氏家乘556  丹阳

STJP001557  东泊张谱557  丹阳

STJP001558  东泊张谱558  丹阳

STJP001559  东泊张谱559  丹阳

STJP001560  嘉贤张氏重修族谱560  丹阳

STJP001563  张氏族谱563  巴陵

STJP001564  张氏族谱564  巴陵

STJP001568  张氏族谱568  平江

STJP001574  南楼张氏宗谱574  仙居

STJP001578  张氏族谱578  句容

STJP001583  金陵罗塘张氏族谱583  湖南 永兴

STJP001587  张氏家谱587  河南西平

STJP001588  张氏家谱588  河南西平

STJP001592  张氏会通谱592  休宁

STJP001600  城湾张氏宗谱600  江阴

STJP001612  节村张氏重修族谱612  安吉

STJP001613  节村张氏重修族谱613  安吉

STJP001614  张氏统宗世谱614  祁门等

STJP001615  石溪张氏宗谱615  祁门

STJP001616  如皋张氏族谱616  如

STJP001618  清河世系618  吴江

STJP001619  张氏家谱619  吴江

STJP001620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0  吴宁

STJP001622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2  吴宁

STJP001623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3  吴宁

STJP001624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4  吴宁

STJP001626  吴宁托塘张氏宗谱626  吴宁

STJP001639  张氏世谱639  武进

STJP001641  武进张氏宗谱稿641  武进

STJP001643  张氏合修族谱643  武陵

出自金天氏,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简改为金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世代相传,称为金氏。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姓移民。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清代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姓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

你说的字辈中有“显”的,就这一支,应该是你要找的:

湖北花水港金湾金氏字辈:

老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续字辈: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五家乘谱牒:(1)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民国)唐锡瑞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重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泰兴延令唐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双凤堂藏版本。现收藏在江苏省泰兴县珊瑚洋港村。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族谱十卷,(清)江静亭等纂辑,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唐念曾等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l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五卷,(清)唐正麟主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常州唐氏渑豸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卷,(清)唐云和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唐晋歧等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锺琦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美国。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顺德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缺一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排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唐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光绪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日本。

江苏武进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增儒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苍玉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泰诚、唐续彬等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崇彝堂刊印本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存世系一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允中等修,刊印本四册,残本。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六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肇瑾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茂盛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江苏无锡前洲唐氏宗谱十九卷,附谱一卷,(民国)唐秋泉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48年)享叙堂排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芝堰乡上唐村(缺第七~八卷)。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甘溪乡刘家村。

浙江兰溪唐氏宗谱五卷,(民国)唐文卿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黄店乡山后塘村。

浙江常山晋昌唐氏宗谱四卷,(民国)祝其三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七里弄村猪母山底。

浙江常山球川里山唐氏宗谱八卷,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序)。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杨家村里山(缺第四卷、第八卷)。注:首修於清乾隆十六年。

浙江常山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不全)。

浙江遂昌蔡溪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间刊印本二册。现收藏在浙江遂昌县焦滩乡格路口村。

安徽含山濡须唐氏宗谱四卷,(清)唐之传、唐名庚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情美、唐步鳌等三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绍勋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一卷。现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档案馆。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唐萤英五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潜山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石台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洪松、唐为均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福建莆田续北苕国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朝泰等纂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绩溪唐氏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唐氏欧苏合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

江西万载唐氏续修族谱十一卷,首两卷,(清)唐景皋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缺第十一卷下册)。

江西万载唐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唐萤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缺第三~四卷)。

江国铜鼓金鸡唐氏宗谱,(民国)唐忍铭、唐烈明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办公室。

河南固始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颂平、唐舜英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刊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

湖北新洲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唐江涛、唐秀清等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李旻村。

湖北江陵唐氏家谱世系图一幅,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湖北江陵县荆城渔场湖北江陵县档(复制件)。注:文字为满文。

湖南长沙唐氏续修支谱不分卷,(民国)唐树林等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长沙唐氏桐封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

湖南宁乡晋阳唐氏重修族谱,首一卷,(清)唐启煦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而卷、卷首。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石汉唐氏六修通谱五卷,首一卷、末三卷,(民国)唐藻亭、唐荫宝等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20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垂镌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另有一部存四册)。

湖南湘潭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民国)唐泽耀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二十二卷,(民国)唐述春、唐泽煌等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本堂排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十卷,(清)唐星焕纂序,清咸丰三年(公元1863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新园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民国)唐业凖、唐业棐等续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伦鉴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残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衡山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卿杜、唐文青续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治平唐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思芳等续修,清朝道光年间唐氏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治平晋昌唐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清)唐清思纂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九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唐氏四修族谱,(清)唐荣朝、唐鼎元修,唐明铣等纂,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唐氏五修族谱,(清)唐吉光纂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武冈唐氏三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唐丙德唐汝梅等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海南省档案馆(存四卷)。

广东揭阳唐氏房谱著者待考,(清)唐昭喜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刊印本。现收藏在台湾。

广东新会白石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元栋纂修,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清)唐集瑶续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修手抄本,今仅存第二~七卷。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琼山唐氏族谱二卷,(清)唐焕章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西唐氏族谱五卷,(清)唐廷植等纂修 复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褥经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永福唐氏族谱不分卷,(清)锄经草堂重修,清朝同治年间刊印本二册。现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四川绵竹唐氏家乘不分卷,(民国)唐渊儒编,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锦竹唐氏石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四川中江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迪瑔续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关于汤氏的家谱

  一、姓氏源流  汤(Tāng 汤)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黄帝后裔夏朝未商汤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汤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