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姓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9浏览:2

孙姓的由来,第1张

孙姓的由来:源于子姓。源于姬姓。源于妫姓和姚姓。源于芈姓。源于荀姓。源于赐姓。源于姒姓。源于改姓,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源于他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及改姓等。

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名义排行第12位,名义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5%。在中国历史上,孙权(姬姓孙氏)曾建立三国时期的吴国。

家谱文献:

孙氏家谱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江苏、山东、山西、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市的图书馆内均有收藏。另外陆允昌先生主编的《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一书中有几百部孙氏宗谱目录,并有始迁祖的迁徙的过程等介绍,需要者可索查。

孙叔敖碑立于公元十六年的孙叔敖碑,记述了孙叔敖之后的十多代孙氏族众的发展繁衍情况,共涉及孙叔敖后人二十多位。孙叔敖碑也可称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谱。这部石刻家谱反映了孙氏发展的一个断面,可以确认这是所发现的最早的孙氏家谱。

-孙姓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

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

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全国各地孙氏字辈已收集逾 70 支(随时更新)

广东、 某支字辈:云尔伯仲,文崇元宏。国思正承,君恩显荣。克修先业,振淑名望,奕叶济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重新续了三十二字):忠勤孝恭,敦厚仁慈。守高曾训,宝若彝。积荫丰隆,衍诸洪丕。履安泰定,贞寿恒颐。

广西:1、孙氏广西南宁邕宁中和那贵村支族排班顺序自北宋湖南江西安抚使、北宋副枢密使、虎卫将军先祖孙沔排起为:肖、祖、籍、鲁、乐、安--兴、铭、挥、悦、城、朝能、积、志、世、永、克--若、文、成、朝、振、宗--基、广、家、兴、德、茂--才、超、学、博、行、端

福建部分:1、福建惠安孙氏的,自本宗族第19世编录编排的字辈分是; 侯伯子男永世显 易书诗礼传家长文谟武烈成嘉会 尊祖敬宗启泰元

2、晋江塔头孙氏自廿世起字辈为:士、嘉、肇、奕、钟、英、毓、秀、丕、振(晋)、文、明。

3、南塘孙氏二十一世字辈为: 平、清、端、文、真、正、希、和、懋、隆、福、宜、楚、国、彦、遵、起、云、德、温、赞

4、青阳昭穆原为: “宣、祥、致、裕、则、南、孟、靖、光、宝、尾、忠、茂、世、代、万、年、远”。 “远”宇辈为二十二世,亦即乐安孙氏七十五世新编字行为“振、邦、威、武、汉、华、兴、耿、维、新”

6、福建安溪孙氏:玉殿傅金榜君赐占鳌头英雄兼百辈随我步赢洲文士右维承正继志修德待时诗礼立名丕振家声

7、福建仙游字辈:天王明德承祖武。

湖南:

1、湘乡孙氏字辈:先汉芢漍正,自廷邵雯光,安邦定才学,积善有余芳,孝义多时启,诗书兆吉昌,承宗宜重本,立志在能刚,代际青和会,名传万载祥。

2、湖南邵阳字辈:斗应文重子,志景天才桥,太国家福祷,远享世(昌)忠,中孝传先杰,裕后落英雄(谐音)

3、湖南应炎公房(湖南石脚迁四川石柱,民国期间整理):邦应政梦,世均原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显昌

4、湖南添信公房(湖南邵阳迁四川屏山、永川,民国期间整理):邦添行应荣,志永万仲伏,朝廷继世谋,可光显时昌

5、湖南邵阳孙字辈:国正大光显,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昆,发祥疑继厚。衍庆尤倍圆,盛教仃麟记。人生重本根,宪章隆典礼。熏夜晋乾坤。

6、湖南信佑公房(后居江西,民国期间整理):邦信申梦义,文才原万兴,太添应宗守,国正大光显湖南新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忠孝传先泽,诗书裕后贤,家规垂训远,明德卜重宣。

7、湖南益阳孙氏字辈:应仲玉原景,延松承继立。文崇明国璧,武耀大邦翼。

续派语:孝友传家政,诗书启俊良。显扬逢盛世,动业振朝纲

湖北:

1、湖北乐安孙氏字辈:宗敦一本传家法,学从师友邦其昌。光明存心行方正,贤嗣定应万世长。遵札乐道根基固,先哲德泽力弘扬。才华卓著时为用,信义仁廉树纲常。

2、湖北武汉某支字辈是: 万代长为人之师,华国文章开锦润(待续)

3、湖北江汉平原孙氏(冕公裔)明嘉靖以前无字派,多以金木水火土等字偏旁,取五行相生之义。嘉靖后从湖北第九世起立字派如下: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祥开家国 江东泽长 淇澳颂德 金玉作声 清映书堂 文明兴振相继贤良 显承模烈 万年杨芳 (汉川县韩家集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衍庆锡光 传人代有 华国文章 大河源远 金玉声扬 卓立忠信 永敦伦常克承先志 以正纪纲 (天门等地字派)

明元大士 汝嗣世业 科启锡光 文雅见天伦 儒为席上珍 诗书敦夙好 惟德自成邻 (民国三十一年各县新立字派)

4、本人祖父从湖北汉川到武汉,本支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始,于嘉庆23年订谱,字辈是:大振家国 才成庭扬 绍宗明训 鸿儒焕章 忠信立本礼教为纲 从先起佑 延祚发祥

江西:

1、我们那我所知的辈号是,颜春孺迪承,永佑思光太,万世其昌隆,含宏益章美,明位定荣封,我是含辈,有记载我们是属於乐安堂的! 江西唐末孙利因平镇黄巢做乱而后定居江西宁都而繁衍的,包括福建和广东的孙氏后裔均是其子孙 (江西孙勇提供)

2、江西靖安义门孙氏字辈:必学志方宏,启传责协前。宗功其懋勉,世德自长绵。各睦高同气,光辉粉厚贤。克佳宜有才,萌卜桂兰莲。

3、原籍江西省赣州府石城县人士--朱洪武22年前迁居太原,后迁居德州卫字谱是在-延-汝-根-然绍-德-宏-传-世守-善-庆-道-昌耀-宗-永-清-显贤-智-万-古-扬

河南:

1、河南商丘:孙氏字辈:懿没之好,本淤至性,家学渊源,惟师孔孟----------道冠春秋百世钦从,万民乐业,皊延永庆

2、河南邓州刘集人。我们孙姓1936年续排辈数,碑文记载二十辈:“占清兴荣耀 光华照万邦 彦达绵昌领 万民保富康”。(孙中供稿)

浙江:

1、浙江孙氏字辈:会际升平日,修绪衍新编,支图与翰典,光照启后贤

江苏:

1、江苏 江南淮安府阜宁县人字十民人氏 乐安堂 孙氏家谱 字辈:耀顺怀玉 秀以殿常 玖翠文继永必万宝 兴步德兆 来元廷学 。

2、江苏阜宁县羊寨镇、响水县大通口及楚州区苏嘴镇,其第四子的后代自三世(即恺公之孙)起,辈分依次是:吾、甫、生、公、必、嘉、年、志、恒、士、寿(福)、扬(光)、成(升)、令(庆)、杰(第四子一系已传至第十七丗)

安徽:1、安徽淮北的孙氏族谱为:光明正大(太),存忠厚欣(心),(孝)攸仁义行,道运荣昌,(永)继长生。有些字混音了,不一定准确。

2、 安徽巢湖恩荣堂 字辈是“大邦荣必,世良仁德,宏恩善守,扬名详夕”( 有同音待考 )

北京:1、北京某支:先十六代: 天、爵、甫、文、中、雨、启、元、边、廷、南、学、桂、芳、芯、芝;后十六代:培、永、广、增、ZHAO、延、佩、嘉、超、序、庆、洪、绵、怀、兴、祥;下十六代:吉、金、玉、顺 举、事 、明、仁、志、国、众、杨、传、权、胜、旺。

河北:1、河北故城西里屯孙氏字辈:玉树传宝贵,金池德世长。普天通大道,万国来朝阳。一本永兴业,百年龙宗光。忠公子耀显,家法振华堂。

2、河北沧州孙氏字辈:书铭华锦,兰茂增馨,嘉祥永荫,世育俊英。

3、河北宁晋赵村分支(明初永乐四年从山西太原郡榆次县移民河北):宁晋孙氏第十九世后的字辈是:树德持家久,立志继世长。

山东:1、山东某支:延光应守,万世永昌,文盛德茂,承基耀(倍)隆

2、山东潍坊某支孙氏字辈:元 中 衍 业 希 垂

3、山东济宁( 某堂 )孙氏字辈 : ----朋 殿 洪友 启 兴 家 俊 秀 生

4、孙膑第51代又序20班字辈:祖汶良孚环循凉本孝映景希哲万信天挺志余作文革后又续编班辈40字;学明维广化清玉栖体同,敬爱迁先可永善自有庆,继进心 存厚光宗忠孝长,守法研身久传家雨兴享

5、山东烟台孙氏:清重守祺,文伦秉玉,万世永昌,文盛德茂 ,承基备隆,培芝植兰 ,庭秀留芳,忠孝余庆 ,绍绪益良。

6、山东某支:正大光明 兴龙百世 宗传相承 丕振家长 安帮富国 仁义尊先

7、山东 临沂 费县; 自三十一世起:令德维纯佑 祥(钦)运(赐)纪(念)振(显) 长(扬) 四十一世:同福临不江 宣远苏冀昌五十一世: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 武安孙氏从27—50世行辈为:洪(处)、殿、宝、远、令、德、维、纯、佑、钦、赐、念、显、扬。同福临不江宣远苏冀昌 宁河南广浙 台桂陕云障(孙伟晓提供)

8、般阳(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旧称)孙氏家谱四支一册行辈用字,十世前行辈用字较乱,从十一世敬遵前谱,般阳孙氏行辈用字如下: 11允 12聿 13洵 14爰 15覃 16惟 17凝 18即 19肈 20启 21丰 22宁23崇 24振 25方 26成 27令 28绪 29延 30绍 31代 32遇 33文 34明 35诗 36书 37礼 38义 39仁 40德 41昌 42宏

贵州:1、贵州兴义地区(兴义、兴仁、普安、贞丰、安龙、晴隆等)字辈:“杰起应吉祥 世仰退贤必 有朝子洪在 绍成思远庆 正大发荣光 宗兴开文运 兰桂启腾方 崇明纯祖武 德后永繁昌”。

2、贵州铜仁孙氏字辈:正慕军远,永万祖朝廷,宗继承仕可,光显昌大云,忠孝传先泽,诗书玉厚坤,发扬芝有道,益欲禄洪恩。

3、贵州遵义县某支:遐明单芝永,国单正祖清

后来续字辈):子守宗枝绍绪良,新维作德事有光,朝廷法政思承启,百世乐安逢吉昌。

4、贵州遵义孙氏字辈:国在朝金万,文正世荣华。

后自续的有,群英福寿长,永久耀乾坤。

5、贵州六盘水: 文 玉 洪 启 发顺 明 礼 义 昌 丹 桂 春 常 秀 详 龙 有 益华 仁 德 宗 嗣 旺 孝 贤 永 承 芳

我是贵州省水城县的,入黔始祖孙正龙由湖南省辰溪县来到贵州平远(织金)县,生二子,长荣次华,荣公子孙失去联系,华公生仕达仕奎,仕达清朝初期来到水城县蟠龙乡塘上定居,现字辈是:正荣仕嘉维,学如登高显。朝厚玉光明,德应宗长远。

7、我是贵州省大方县的们的排行是:赫应风国本绍草,时逢文运庆元良,继起宗支崇显章,

四川:

1、四川某支字辈:家正光文玉,四维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2、四川泸州字辈: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3、四川涪陵班次(民国期间整理):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4、四川涪陵班次(1996年续):诗书承先泽,礼仪启后坤,满堂呈祥瑞,宝贵寿显荣。

5、四川涪陵朝拱公班次(民国期间整理):朝世大单文,思毓宗芳定,才廷明本重,孝友敬添人,继承光辉德,荣和万代春。

6、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原南充县)李渡镇、吉安镇一带 乐安堂上郡 有家谱照片 字辈:嘉正光文玉,士为廷前显,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7、乐安堂 四川孙氏大竹起源 :洪武四年(1371年),乐安堂孙世显公(孙万)填川(,其被迫从湖北麻城孝感孙家塆来大竹高滩地区定居繁衍)。如今辈分参考:康熙十三年(1764年)议20辈碧庭拥国正 汝应世光朝 尚德文兴瑞 永享太天长运必昌。

同治四年年(1865年)再议20辈 :克家开贤俊 显忠启秀良 大业承宗泽 麟凤兆吉祥

8、重庆涪陵孙氏字派: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与铜仁、秀山字辈大致相同)

9重庆孙氏字辈:正茂显臣学,允世祖朝廷,宗继元自可,当选昌大云。

10、重庆孙氏字辈: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11、我是重庆市铜梁县的孙姓(我的祖上是从贵州搬来的。当时叫:黔西平越湄潭县孙家渡。好像是清朝道光年间,搬到铜梁县盐井堡坎上屋基)。我的字辈是:联、儒、正、嘉、永、遐、麟、凤、瑞、显、光、辉。

12、四川盐亭孙氏,据传为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磨子山迁入 泰源宗绪昌,秀泽育贤良,定国安邦选,荣华富贵长。

黑龙江:1、黑龙江双城市正白旗头屯孙氏:文、玉、恒、明、万、恩、龙、庆、永、祥、鸿、功、连、世、显、卫、业、振、家、昌。

2、赤峰孙氏的字辈谱是:汉国文铭(宝)晓,舜泽永吉昌,鸿运承正远,靖偑绍鹏良。

辽宁1、我是辽宁省沈阳市的,有谁知道始祖叫孙洪生的家族树吗祖籍在山东,具体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后人来到辽宁,中间有几个不太明确的字辈好象是(朝飞);后面有几辈确认正确的字辈是 :万玉林 我这辈就乱了愿知者相告

1、某支孙氏字辈:志再添子贵,景朝必有应,世大正开彰,乾坤日月长,淇卫发祥远,吉安启绪昌,传经宗孔训,学礼振隆乡。

2 、某支孙氏字辈:继臣宗开世,万代志兴隆,国正会家绪,辰元黄保同。

3、某支孙氏字辈:中正绍义士,孝子启贤新,宣扬慈德恕,光运大吉庭。

4、某支孙氏字辈:克衍为基业,有思惟中甲,百代承恩久,厚德载福长。

5、某支孙氏字辈:安宁国太,应汝元居,文才汉子,义孝宗祖,维忠从庆,世显荣昌,再天福寿,必定仁兴。

6、_某支孙氏字辈:大永宏茂,元亨利贞,兴隆吉庆,昭远振武,承先启后,世代克昌,平治修齐,子嗣长守。

7、邦添行应世,汝景志仲文,廷启大承光,显耀宗祖方

8、某支孙氏字辈:克培鸿绪,谟烈维新,懋昭乃德,祖述功恒。

9、某支孙氏字辈:长新万金龙,正大光明德,和平忠厚心

10、某支孙氏字辈:良绍连荣,文运全才,德明嘉祥,开世泽光,大耀先绪

孙权,伟大的吴皇帝,是在三国时期的创始人。那么他的后代现在在哪里呢?

浙江富阳龙门镇是公认的孙权后裔聚居地之一,其分支一直被称为富春孙氏。2006年,该报组织南京孙氏市民到龙门寻根,推动成立南京孙氏宗亲会。根据对两地孙氏后裔的考证,南京有不少孙氏,而这些确出自孙权之手。但由于南靖是一座移民城市,孙氏后裔虽多,但家族往来频繁,孙权后裔没有聚集的地方。

龙门是中国最大的孙氏聚居地之一。虽然只有2600多户,7000多人口,但90%以上都是孙姓村民。

孙氏曾经来南京寻根。孙氏后人普遍认为孙权祖籍南京,并葬于此,这对孙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他们还邀请南京的孙氏来龙门寻根。

邀请南京孙氏的后代不是心血来潮。专家说,早在三国时期,孙和朱是江南最流行的姓氏。到目前为止,南京有10万姓孙的人。还有大量与孙权有关的历史遗迹,如孙权墓、2005年在江宁发现的吴墓、栖霞区龙潭祖坟、花园、祠堂等。如栖霞区龙潭孙氏祖坟墓志铭中明确记载,龙潭孙氏祖籍孙氏富阳,在孙权建都前后扎根南靖。

寻根之后,南京孙氏后裔成立了南京孙氏宗亲会。根据宗族协会的调查,南京孙氏没有明显的共同祖先,因为南京是一个移民城市,市民四通八达。南京孙氏后人整理了孙氏在全福巷、王金岭府花园、望舒孙氏在江宁、孙氏在南京马殷巷的家谱,归入孙氏家谱。

据南京友人会孙子介绍,除了上述孙权墓和墓外,南京街曾是孙权后人居住的孙嘉花园。此外,在老城区南部的马殷巷17号还有一座古建筑,是孙氏的故居。经历了260年的风风雨雨。

据悉,清朝乾隆年间,孙氏富春的年轻官员孙辉从浙江来到金陵,在繁华的聚宝门修建了一座两层小楼。孙辉以种植竹子和兰花为乐,并把“忠、孝、勤、和”八个字留给后代,作为经营家庭的座右铭。他的儿子是。这里曾经是诗情画意的地方。清朝状元翁同_,晚清最后一位探花人到访。

后来,孙氏的老房子经历了两次大灾难和许多事情。在咸丰三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中,三个孙氏家庭在老房子里被杀害,他们的一些财产被毁坏。1937年,侵华日军入侵南京,全家逃往重庆。从那时起,孙氏的老房子就被摧毁了。解放初期,这里曾经关押过吸毒人员,还建过纸箱加工厂,后来就挤满了人。由于学校扩建,2003年消失

孙姓的由来

孙姓的由来:源于子姓。源于姬姓。源于妫姓和姚姓。源于芈姓。源于荀姓。源于赐姓。源于姒姓。源于改姓,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源于他族改姓,...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